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父母的願望

我覺得,父母心裏的願望,並非常言道的成才。
  走在街上,時常看見一些父母或牽著,或抱著,或背著自己的孩子;父母之中,有年輕的,中年的,也有老來得子,樂從咀角流的,但是他們全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打從心裏疼愛孩子,這由他們的行為,動作,特意裝出娃娃腔說話等表現上皆能知悉。每當我目睹眼中這種父母子女一齊享受共聚天倫,歡樂時光的甜蜜情境時,心裏會有一種莫明的感動,非常打動我,也許,這是人的天性,不同的人,他也曾是一個孩子,應該會對發生,展現身邊這些雖有些微分別,卻似曾相識的情境感覺,這是理所當然的啊,我們是有血肉,被賦予七情六欲的人啊。
  曾有人說,父母要自己成才,他心裏覺得很煩惱。我也親眼看著一些孩子,因為不願意實行父母的強逼,內心漸漸形成反抗,叛逆的心理。
  其實,孩子們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錯誤的,愚昧得很,這也不能怪責他們,他們年紀小,思想不成熟,往往看見一面卻又顧不上另一面,所能理解到的“知識”是多片面,多貧乏。天下的父母又怎會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,難道,作為父母的,心裏真的只存在著成才這唯一的,自私的願望嗎?
  要子女成才,做個在社會上有用的人等等的話,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刻苦用功念書,長大後能有稱心的工作,賺錢照顧自己,養活妻兒,擁有自己的家庭,一片天地,無需為生活憂愁。這句嘮嘮叨叨,像念佛經般常不斷重複的成才,到頭來,還不是父母為了孩子的將來盤算,設想,才不厭其煩地作出的提醒嗎?成才,當中一個才字所概括地域究竟有多麼無邊際,多麼廣闊,難道會是曾經為人子女的父母所不知道的事嗎?
  成才只算是一眾父母最不看重,一個表面的要求。雖然咀裏是這麼說,心裏的想法卻又是另一個模樣,這不只是女人,也同時會是作為父母的人常常出現的情況。自從我經常與老人們聚在一起,在閒聊之中,我發現也認為,作為父母者,最終希望得到的,並不是孩子豐衣足食,大富大貴,能光宗耀祖。他們只希望孩子能孝順自己。
  翻閱《新華詞典》,才知道原來對孝順一詞也有所解釋:一,盡心奉養父母,順從父母的意思。二,用財物賄賂或報答官吏,尊長等。
  誠然,我對詞典裏的解釋老大不滿意,或者該這麼說,是我認為它的解釋和自己理解和遵從的孝順有所出入,偏差。不過一直以來,就倒屢次出現過能完全根據字典解釋去遵從的人,因此,造成屢見不鮮,因為愚孝而尋致的悲慘故事來。在我眼中的孝順,自己能理解和形容的只有這兩樣:愛與關懷。
  愛與關懷,與成才牽不上半點關係,即使孩子成才,也不能達到我所指的孝順的指標。這感想,能從一些故事裏清楚知道和理解。
  據《菽園雜記》載,有一福建的宦官年幼入宮,長大後深得皇上重用,享受榮華富貴,遂思念家鄉的父母。經多方打聽,知其父已去世,母親尚在,就托同鄉回去接母親進京。左思右盼,好容易聽說母親接來了,他出去迎接。遠遠看見一個老態龍鍾,破衣爛衫,臉容黃黑的老婦人,他卻不肯相認,對同鄉說:“這不是我的母親,再去尋找。”最後,這個宦官寧可認一個年老而容貌尚好的娼妓為母親,好生供養幾十年,直至她離世。
  另外,已故作家梁實秋先生也曾在某一篇文章裏提過,他某一個朋友因為嫌棄老母親外貌醜陋,竟讓她負責傭人的活兒,只能以傭人的身分留在兒子家裏,“安享晚年”。
  從這些穿越古今的故事之中,我能理解到,即使一個人能成才,卻並不等於他會懂得飲水思源,盡一生孝順父母。
  當然,宦官與平常人不同,但話說到底,也只是生理結構因手術而有所相異之處而已,他們今生還是一個人,堂上有父母的孩子;那個宦官怎麼說也算是成才了,怎麼說,也始終棄母親於不顧,所以,我們不能抹殺這個故事背後帶出的意義。
  我想,可能有許多年少無知孩子(這種年少無知的界限不在於年紀,而是思想)會噘著咀,嚷道:“愛與關懷,談何容易?”
  如果真有孩子這麼回應的話,我希望請他們的父母來到跟前,咬著牙,含著淚,給說話人兩巴掌。
  愛與關懷,是父母自孩子出生以後,一直毫不吝嗇,毫不遲疑,一點一滴地注入自己的兒女身上。
  有哪一個做父母的,當他們孕育,養育一個孩子時,其奉獻的一切體力,精神能稱不上苦?雖然我還年輕,沒有孩子,但我曾帶過孩子。只有十四歲的我,在個把月裏,每逢下午就獨自帶著兩歲多的表弟,對照顧孩子那種不能言喻道盡的身心傾盡專注,關懷勞苦,至今,仍饒有餘悖,體會到身為父母的辛勞和無可怨言的承受。
  母親的苦累如何,到底是怎麼樣的,其實無需我多費唇舌的介紹形容,它是形象的。分娩是第一重苦難,能令每一個母親終身難忘。其他的,不如看一下白居易的《燕詩》:“銜泥兩椽間,一巢生四兒。四兒日夜長,索食聲孜孜。青蟲不易捕,黃口無飽期。嘴爪雖欲敝,心力不知疲。須叟十來往,猶恐巢中饑。辛勤三十日,母瘦雛漸肥,喃喃教言語,——刷毛衣……”雖然詩中描寫的是燕子,可是誰讀過這一首詩的也知道,詩人是以燕子比喻天下的父母和忘情的孩子,難道,父母親能像燕子般,只辛勤三十日?恐怕是無了期,俗語說: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。誰也能看見,作父母的,回幹就濕地養育,滿懷情愛照料孩子,正如過年,這些情境直到現在也能看見。
  愧疚的是,自李唐來,世人不只甚愛菊花;自李唐來,詩人亦覺察,看見忤逆孩子的存在。然而到現在,這種天理不容的劣事,卻仍然隨時出現我們周遭,仿佛隨口也能說出兩三件來似的。
  孝順難嗎?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只要有恆心,鐵柱磨成針。可是,要知道的是,父母並不是困難,也不是死物一般,無生命,無感情的鐵柱,而是孕育,養育自己的父母親,為人子女盡其能力量孝順為自己耗花一生光蔭,從青春直至年老的父母,能談得上難這個字嗎?不是該說,這是應該的,是兒女的本分,是天公地義才合乎情理嗎?
  成才。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人,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,才能,值得贊許的地方,然而,若果他欠缺孝順這為人子的必需,那麼,他就什麼也不是。儘管他成才,也對不起公司單位,對不起沒有成才,卻一直孝順父母的同事們,永遠對不起熬至頭髮班白,臉和手上都滿布皺紋,年老的父母雙親。
  我想,沒有一個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才,往後的生活過得好,過得幸福,但他們把它看得很輕,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是不屑一顧,不多理會。然而,卻沒有一個父母心裏,會不存在著一直以來,帶著私心,永遠的願望,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孝順自己。
  以後,當我們學習西方優良的傳統,渡過母親節,父親節時,無用獻上鮮花玫瑰,珠寶首飾等禮物;只要,於父母有生之年,給予奉獻內心深處的愛與關懷,那麼我想,父母的願望終能實現,他們會感到此生無憾。
  如果連相處數載的父母親的心意也猜不出來,還要完全誤會的話,我覺得,我們的這一代人,實在是辜負了上天讓我們能當他們膝下兒女的恩賜,恩辜負了父母一生的疼愛啊。
返回列表